脫硫廢水一體化處理技術
現狀分析
原有脫硫廢水工藝采用石膏旋流器+廢水旋流器+三聯箱+澄清濃縮池的工藝。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廢水旋流器處理效果非常差,廢水固含超高,后續(xù)三聯箱及澄清器處理壓力大。客戶在“廢水旋流器”和“三聯箱”中間加入“預沉池”作為降低固體懸浮物的單元操作,以降低整個廢水系統(tǒng)的工作負荷,但廢水排放依然不達標,同時運行成本居高不下。
廢水系統(tǒng)排出水質現狀:
?懸浮物超標
?COD超標
?個別重金屬超標
廢水系統(tǒng)裝備運行現狀:
?脫硫廢水原處理系統(tǒng)復雜,大小主體設備20余種,人工調整難度大
?藥劑種類多(超過5種),加藥穩(wěn)定性差,加藥系統(tǒng)故障多,對系統(tǒng)波動適應能力差
?污泥難處理,離心機,壓濾機故障率高,卸泥困難
?越來越多的現場存在吸收塔結晶粒度細化問題,細化后原廢水系統(tǒng)幾乎無法工作
技術背景
新一輪的超凈改造工程中大量采用單/雙托盤,集氣環(huán),多層噴淋,超大液氣比,高效除霧器等新工藝,從而達到超凈脫硫協同除塵的目的,最終達到50-35-5近零排放指標。但也帶來了以下廢水問題:
?反應介質:
很多電站的脫硫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也面臨著由于石灰石品質下降造成的氟、氯、硅、
鐵、鋁離子超標,硫組分和鈣鹽反應生成亞硫酸鈣的速度不穩(wěn)定的問題突出。
?氧化系統(tǒng):
噴嘴式、管網式氧化系統(tǒng)的布置、運行PH值、溫度等參數有待優(yōu)化;外掛漿液罐無氧
化風管;塔內液位偏低等原因都會造成亞硫酸鈣氧化時間不足,氧化反應過程不充分
的現狀。
?非充分氧化產物物理特征:
亞硫酸鈣顏色發(fā)烏,結晶呈針狀,片狀,花瓣狀,結晶細小,不利于旋流器分離;而
二水硫酸鈣(石膏)結晶體粗大,單斜晶系,晶體形狀為板片狀,利于旋流器充分分離。
?最終現狀:
最終造成吸收塔外排至石膏旋流器的石膏漿液中的固體顆粒結晶度不夠,D50點普遍
遠低于37微米,石膏旋流工作效率很低;廢水旋流器進口漿液D50點到5微米以下,
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解決方案
集成一體化脫硫廢水達標排放設備技術的關鍵技術:
?調速攪拌剪切技術
據水質調整攪拌剪切的強度,通過強剪切力降低絮體內包裹水,形成致密、穩(wěn)定絮
團;
?變間距、變角度葉片型旋流布料技術
創(chuàng)造最優(yōu)的均勻布料效果,同時第一時間促進絮體沉降,進一步提高絮體沉降速速;
?絮體濾床技術
借助于穩(wěn)定絮團形成的絮體濾床,對水中懸浮物及膠體進行過濾,保證更高標準水質
的實現;
?高級絮凝吸附技術
在處理固體懸浮物的同時兼顧重金屬的去除;
?淺層濃縮沉降技術
在有限空間內高效沉降濃縮成型絮團。
讓脫硫產物中超細固體顆粒在凝并絮團過程中高效吸附重金屬和COD后,在我們模擬非紊流高效分離設備中完成固液分離并濃縮的最終目的,從而實現達標排放并高效脫水的最終目的。
運行效果